English

感知·想象·思维

1999-08-18 来源:光明日报 杨清莲 我有话说

作文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个体心理特征为中介的复杂的心理过程。感知、想象、思维,是作文心理过程中三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抓住这三个环节,对于改革作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一、感知,包括阅读,是写作的基础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语文教育界都知道叶圣老这句名言;但往往忽略其大前提而理解片面,以致于作文教学不是从学生的实际生活感知出发,而是从书本和范文出发,过分注重模仿,过分强调思想性,强调主题和感情的升华,忽视现实生活的观察、体验、平凡世界的描写和朴实情感的表达,从而加重了学生作文题材雷同、假话盛行等弊病。作文是一种综合训练,需要将各科所获知识与能力综合运用。眼下作文的弊病,更深广的原因在于“应试教育”重书本轻实践等弊端。所以,我们认为作文教学只是“加重了”弊病,而并非作文时弊的根本原因或惟一原因。

感知分为直接与间接两类。对客观事物直接感知,是最基本的感知。除此之外,还有借助于视听媒介的间接感知,即通过书、报、刊、电视、电影、广播等了解外界事物。间接感知要以直接感知经验为基础,倘若不能在一定程度上借助于直接感知材料,间接感知外界事物的功效就要受到限制,甚至不可能做到。间接感知又是对直接感知的必要补充、扩张和提高。由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一个人对外在事物的直接感知毕竟是极为有限的,不能够完全依靠直接感知了解大千世界,必须通过各种视听媒介扩大视野和胸襟。所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不仅要注重直接感知,还必须有计划地指导学生搞好阅读,正确而有效地利用各种视听媒介,借助人类已有的感知成果多方面丰富自己、提高自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也只有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才不致于将一个十分深刻的命题引向有背常识的错误轨道,才能在作文教学的指导思想上扭转过去的一些片面性。

二、想象,对于作文,有特殊重要的意义

如果说感知是获取作文材料的基本方法和途径,那么,想象则是作文主体在对客观外在世界感知的基础上,将感知材料在大脑中重新组合、加工改造、融会升华、发展创新的重要方法,是获取作文材料的又一个重要途径。

毫无疑问,感知材料是构成作文的基础,往往要占作文材料的绝大部分;但通过想象途径获取的材料却往往是文章的新奇所在、灵气所在,甚至是画龙点睛之笔。如许地山的《落花生》,茅盾的《白杨礼赞》、杨朔的《荔枝蜜》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通过想象获得的材料虽然只占很小的比例,却是全文不可缺少的画龙点睛之笔。正是由于作者通过丰富的想象和联想,将动物和植物的一些自然特征与人类社会联系起来,使文章开拓出了深广的意蕴,使得对一些普通事物平常特征的叙写染了深刻的哲理,成为人类社会一些伟大精神品质的象征。

不仅记叙文、写景抒情散文获得材料离不开想象,就是议论文也是这样。毛泽东同志在许多议论文里,就是以奇特而丰富的想象获取生动而有说服力的材料的。如《批评与自我批评》一文拿“灰尘”来比我们同志的错误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中的缺点,拿“经常打扫房子”、“经常洗涤”这样通俗、浅显的比喻,阐明我们要有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道理。

茅盾曾讲:“想象的来源,就是观察。”臧克家说:“想象的丰富与否,决定于是否对生活的深入和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与思考,是否了解事物的本质、属性及其相互的联系。”可见想象与假话有本质的区别。要根除作文中的假话,不仅不排斥想象,而且必须更加注重学生想象力的发展,依靠想象力的正当发展和充分发挥来有效地排除假话。因为想象是激情奔驰的骏马,是智慧腾飞的翅膀,是获取作文材料的重要途径。要写出有激情、有深度的生动活泼的文章,必须充分发挥想象力,通过丰富的想象来艺术地描写事物,生动地表达思想,形象地抒发感情。

三、思维,告别浑沌,从“意会”走向“言传”

思维也是作文成败的关键一环。学生写作心理上比较普遍存在的一个障碍,就是思维的浑沌,即通常所谓层次不明、条理不清。思维浑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还是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程度与作文思维艰难性之间的矛盾造成的。

作文思维不同于一般的思维。一般思维的作用与目的只是认识世界,而作文思维的作用与目的除认识世界之外,还要创造性地再现世界。其艰难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作文思维的主要对象是人以及那些与人有关的事物,思维主体要把握千变万化的人及人间万象无论如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其次,在学习活动中,别的领域的思维往往有所凭借,甚至可以由实验程序直观地显示、补充、修正和完善思维的过程。比如数学的运算可以依据定理和公式,还可以借助计算机或别的仪器来完成,物理、化学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实验来帮助解决。惟独作文的整个过程几乎都是在完全抽象的情况下完成的。这就大大增加了作文思维的难度。

第三,在通常情况下,人们的许多思维过程与结果,是不需要用清晰条理的语言表达出来的,只要“意会”就行了。达到这个境界,对于事物也就基本上认识了。而且,人们平时对客观世界所采取的许多行动,正是在“意会”了的情况下进行的,也都收到了较满意的结果。但是,作文思维则要求达到“言传”的程度。如果说“意会”是一种较模糊紊乱的思维境界的话,“言传”则是一种有条理、有层次的完全清晰明朗的境界。在这里,不仅是有一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很难写出来,增加了作文思维的艰难性;就是能够“言传”的内容,也因为在“意会”期间有许多不必顾及的前提条件在人们意识中起了作用,要“言传”这些“意会”的内容,就必须对原不必顾及的诸多前提条件加以条分缕析,录以纸面,使作文所要表达的事物或事理清楚明白,有交代、补充、照应,有因有果,头绪清晰,有条不紊。不然的话,所写出来的自己“意会”的内容,常常会使别人感到丈二金刚——摸不着庙(妙)门。

正由于作文思维具有上述难度和严格的要求,学生在作文时才会感到举步维艰,困难重重。他们在解决数理化方面的问题时,或许已经能够有效地运用具体的形象思维和抽象的逻辑思维的方法,而在作文方面,则仅仅可以说是具备了使用的可能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训练培养学生的作文思维能力。(作者单位:河南教育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